那是由於歐陽竟無居士的門下,對於歐陽竟無居士的恭維,才開了頭的。
歐陽竟無跟太虛大師同是楊仁山居士的學生,他們後來所走的路向卻頗有不同,歐陽竟無很有以現代維摩自居的氣概,他根本看不起出家人,也不恭敬出家人,並且主張比丘當拜居士,這個問題曾經引起太虛大師的糾正,但也不生效果。歐陽居士對於近世的佛學,尤其是對唯識一系的貢獻卓著,他的門下也都是些有名的學者,歐陽竟無之被稱為大師,就是出於這班人的好心。他們是以學術領袖的身分去衡量歐陽竟無的,正像章太炎被稱為國學大師、張大千被稱為國畫大師一樣,那是出於純中國的觀念,是從《漢書‧伏生傳》稱為大師以來的傳統觀念。最要緊的,這一觀念跟佛教無關。
我跟張廷榮居士,已有近十年的友誼,像他那樣的熱忱和勤懇,在今日的居士群中,實在是難能可貴,所以我對他的尊敬,正像尊敬所有我的其他師友一樣。他稱楊仁山及歐陽竟無為大師,已不是新近發生的事,只是新近因此事而發生了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,所以寫出了我的所知所見。
(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,刊於《覺世》二六三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