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是在中國佛教的傳記之中,便有許多人感得各種各樣的舍利,最普遍的是油燈燭火上出現的燈花舍利。有人寫經時,筆端出現舍利;洗面時,臉上落下舍利;掃榻時,床上也能發現舍利。這種由神異化現的舍利,若按之於梵文的原義,倒有商榷其名稱的餘地了。
當然,舍利的神異不可思議的事蹟,乃為史不絕書的事實。最顯著的,佛陀的真身舍利,能夠從一粒大的生出許多小的,小的漸次又長成大的,如此輾轉,生生不已,所以自佛滅度以來,佛的真身舍利,曾為廣大的地區及眾多的信徒迎請供養。最初分為八國各建一塔;阿育王時建八萬四千塔,就八萬四千舍利;《大唐西域記》卷一二說玄奘三藏自印度東歸,也請回了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粒。奘師當時在印度所見的佛舍利,據《大唐西域記》所載,迦畢試國由龍王所建的窣堵波(塔)中,供有如來骨舍利一升餘;王城西北大河之南岸舊王伽藍中,供有如來頂骨一片;西南舊王妃伽藍的窣堵波中,安有如來舍利升餘;西南比羅娑洛山的象堅窣堵波中,也藏有如來舍利一升多。這些塔中的舍利,竟達一升以上,必係歷年的新生,否則佛陀的舍利,既已廣泛分布,不會尚有如此之多的。
在中國,供養如來真身舍利的,自古即有不少,據《廣弘明集》第十五所舉,共有十七座塔;又據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八所載的,則有十九座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