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卻每有求受三皈五戒,乃至八關齋戒的,龍對佛法的領納與受益,簡直與天人相似,佛度的第一個畜生弟子就是龍。所以佛教對於龍的地位,也很重視,比如尊稱佛的諸大羅漢弟子,為僧中的龍象,因為象是地面的大力者,龍則兼為水空的大力者。

龍在佛典中的記載極其豐富,龍的梵語稱為那伽(Nāga),它是八部鬼神之一類,有惡的、有善的。釋尊初成道,即在優樓頻螺聚落,降伏害人的毒龍,此後又有愚路尊者於失收摩羅山,降伏侵擾人畜的毒龍。可是釋尊降生之時,即有難陀及鄔波難陀龍王,在虛空中吐清淨水,一涼一熱為太子浴身。

因此,《正法念處經》卷一八〈畜生品〉說,龍王為畜生所攝,乃為愚癡瞋恚者所受的果報,其有法行及非法行的二種。法行的龍王,瞋恚心薄,憶念福德,隨順法行,所以不受熱沙之苦,常以善心降雨,成熟世間五穀;非法行的龍王不順法行,常行不善,不孝父母,不敬沙門婆羅門,故其常為熱沙所燒,於南閻浮提現大惡身,起暴風雨,摧壞五穀。

據《長阿含經》卷一九〈龍鳥品〉,說龍有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常受卵、胎、濕、化四生的金翅鳥所吞食。

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》卷上,則說龍王有行於地上,有住於水中,有常居空中,有恆依妙高山王而住。其形或一頭、二頭乃至多頭,或無足、二足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