例如僅修八正道的人,不做布施,不會有罪。修六度行的,若不布施就算犯戒了。布施分有財物布施、說法布施、以精神的安慰及鼓勵(無畏)來布施的三種。有財的出財、有力的出力(智力與勞力),無財無力的,尚必有你的同情心、讚歎心、歡喜心可做布施。這是菩薩以利人為第一要務的原動力。現在將三學開出六度的配屬關係,列表如下:



一般人以為六度法門是屬於大乘佛教的,其實在原始佛教時代已有六度,例如被傳統的中國佛教徒貶稱為小教或藏教的《增一阿含經》卷一九,就明白地載有六度法門。同時,大乘佛教的化世精神,也係由六度而繼續開展出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