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迦葉尊者的號召力大,群眾多,維護佛法之心也很懇切,所以佛陀對他極為器重。即使他倔強的個性,有時連佛陀的話,他都不肯接受,佛陀也只好原諒他,因為迦葉尊者雖還帶有少許外道(苦行)的氣質,但他對於佛法的實踐,是非常沈穩的,不但對於當時的群眾們,有著強大的號召力,即使對於未來的佛教,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。最要緊的是他雖然主張苦行,但他是有大智慧的,他是深明佛陀教義的,他不是一個盲修瞎煉的人,所以佛陀對他也特別優遇,「未曾為佛所呵責,以其德行深厚,無有過咎;又欲令於佛滅後,維持大法,縱使若有小缺,不以致責,欲令後世眾生,深心尊重故。」(《薩婆多毘尼毘婆沙》卷四)以這段文字看來,可知迦葉尊者,雖無過咎,但也不無小缺之處。他的個性──習氣,使他很獨斷,很固執,瞋心很大,凡是他所喜歡的事,即使佛陀也勸他不轉(比如苦行),凡是他所不高興的事物,及至最後,仍然堅持到底(比如討厭女人,反對女人出家-為這樁事,阿難尊者受的氣最多,凡有比丘尼諷刺他,他就怪阿難不該為女人請求出家,到佛滅之後,還為女人出家而宣說了十項不利於佛教的事-見《毘尼母經》卷三)。
但從生活上說,迦葉尊者是無瑕可指的,所以佛也常常讚歎他:「頭陀、嚴整、少欲、知足、樂出離。」每遇到無有慚愧的比丘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