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十念法門:若因事務多端,無法如寺院生活那般地做朝暮功課的人,當於晨起盥漱畢,禮佛三拜,正身合掌,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盡一口氣為一念,念至十口氣,念「小淨土文」,或但念「願生西方淨土中,九品蓮華為父母,華開見佛悟無生,不退菩薩為伴侶」的四句偈。念畢禮佛三拜,即完成晨朝十念法門的功課。若無像,即面向西方三問訊。此法乃為宋朝慈雲懺遵式所創,是為了當時王臣的政務繁忙而設定的。此法能令心歸一處,一心念佛,決定往生。 -
十念記數念佛法門:許多念佛的人,喜用長串或短串的念珠記數,但在印光大師卻教淨業行者,十念記數則「不可掐珠,唯憑心記」。
印光大師說:「十念記數,則全心力量,施於一聲佛號……此攝心念佛的究竟妙法,在昔宏淨土者,尚未談及。」他又說:「利根則不須論,若吾輩之鈍根,捨此十念記數之法,欲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大難大難。」又說:「此法之妙,蓋屢試屢驗。」如何是十念記數?
便是當念佛時,從稱念第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至第十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每稱念一句,須念得分明,記得分明,至第十句稱念完畢,再從第一句稱念的佛號記數,數至第十,周而復始,反復稱念佛號,反復記數至十。
若十句直記困難,或分為兩氣,則從一至五,從六至十;若又費力,則分作三氣,當從一至三,從四至六,從七至十。如此稱念佛號,念得清楚,記得清楚,聽得清楚,妄念便無立腳之處,久久當會自然而得一心不亂了。
此一十念記數方法,我在指導禪修及念佛方法時,也常介紹給新學者,禪修者如果數息法困難,用此十念記數法,便很順利。所以我也極其感恩印光大師發明了此一十念記數的念佛妙法。
(一九九四年五月撰於紐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