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少也帶點宗教的色彩,例如請稜溝仙及點長壽燈,便是由宗教信仰而形成。請仙是用一隻新簸箕,在兜灣背上披一塊老太婆用的包頭巾,插一隻髮簪,再在口沿的後灣部插一根竹筷子,將箕口反覆,用秤桿做轎槓,點了香,到田裡禱告,請稜溝三娘回家問年景。抬到家裡,點燭焚香之後,就可以問了,由兩人扶住秤桿,他用點頭的數次,來回答問題。我所記得的一次,是在我家請的,似乎非常的靈,但他很實在,不知道的就不回答。問了之後,還要把他送回田裡去。有一個人家,大人不在家,孩子們也請到了稜溝三娘,正在問的時候,大人回家了,孩子們忙把簸箕往地下一甩,溜了;等大家睡了,那隻簸箕卻作起怪來,直到把他送走,家裡才平安下來。
其實這也是扶乩的一種,不過這是業餘性而帶娛樂性的,乩壇的扶乩,那是由乩童擔任,是職業性及宗教性的。
扶乩,又稱為扶箕,近代有一位許地山先生,他站在否定多神信仰的立場(他是基督徒),著了一冊《扶箕迷信底研究》,他的看法未必正確,他從許多古書中整理出了有關扶箕的資料,則很可貴。在該書的第一章中說到扶箕的起源:「扶箕術在許多的原始民族中,對它都有相同的信仰。西洋術語底Coscino-mancy,是從希臘語Ko'qkωoυ(箕、篩)而來;Mancy意為占卜法。國文有時寫作『乩』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