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儀環保,淨化社會


聖嚴法師繼心靈環保後,於一九九四年推出「禮儀環保年」,為改善過往鋪張、浪費、喧嘩的習俗,提倡以簡約、隆重的佛化儀式,例如舉辦了佛化婚禮、佛化聯合祝壽、佛化聯合奠祭等三項,期望帶動社會簡化不必要的繁複儀式,而能從內涵和本質去發揮。

而這項禮儀環保的運動推出以後,很快便得到社會大眾的接受,更獲得政府單位的肯定,並進而聯合舉辦,共同推動禮儀環保的觀念。

例如與臺北市政府合辦的佛化聯合奠祭,固定每季舉行一次,透過儉約、隆重的公祭儀式,多年來已逐漸的改變了過往繁複、浪費的喪葬儀式。而佛化聯合祝壽更推廣到全省各地,在每年的重陽節期間,各地都將近有近千人與會。而佛化婚禮也和臺北市政府合辦,將舉辦場地搬到市府中庭廣場。由於普遍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,這三項活動目前都仍每年定期舉辦中。

除了心靈環保、禮儀環保後,聖嚴法師又加上了「生活環保、自然環保」,而總稱為「四環」運動。而繼四環運動後,有鑑於社會人心的浮動和不安定,聖嚴法師又於一九九五年提出了「安身、安心、安家、安業」的四安運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