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七、那爛陀大學
那爛陀的梵文是Nālandā,在中印度王舍城的北方七英里處,它是西元第五世紀初由笈多王朝的帝日王(Śakrāditya)為北印度的僧曷羅在槃社(Rājavaṃśa)所創建的,爾後歷代君王屢次增建,不久便成印度佛教史上最繁榮的大寺院。玄奘三藏《大唐西域記》卷九「摩揭陀國」的條下說︰那爛陀的意思是施無厭,因為傳說此寺南面有一個池塘,池中有龍,名那爛陀,由此得名。這個地方在佛陀時代叫菴摩羅園,有五百個商人以十億金錢買來供養佛陀。佛在此說法三個月,那些商人也證聖果。佛涅槃後,帝日王建寺於此。在《宋高僧傳》卷三「唐寂默傳」記載說︰中天竺的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周圍四十八里,有九寺一門,是九位天王所造。義淨三藏(西元六三五~七一三年)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》卷上的「慧輪傳」中記載︰
大覺寺東北行七驛許至那爛陀寺。乃是古王室利鑠羯羅昳底,為北天苾芻曷羅社槃所造。此寺初基纔餘方堵。其後代國王苗裔相承造製宏壯,則贍部洲中當今無以加也。軌模不可具述,但且略敘區寰耳。然其寺形畟方如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