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去高雄有兩項任務,第一是見見那邊護法會的成員,第二是做兩個晚上的演講,而演講的目的是為了把法鼓山的理念告訴關心我們的高雄人士。其實這是兩回事,我在高雄已經做過十次以上的演講,但是護持中華佛學研究所以及法鼓山的風氣,還沒有在當地有效地推展開來。所以我說弘法歸弘法,聯誼歸聯誼,不要希望以弘法來達到聯誼的目的,也不要希望以演講來爭取支持法鼓山理念的成員。我們在高雄的負責人,是陳志傑居士夫婦和黃文翔醫師等華嚴學佛會的會員,由於我們的來到,使得他們前前後後忙了好一陣子。特別是陳志傑居士的夫人鄭朱素瓊,為了搬運我們從臺北運去的幾十箱結緣書籍而閃了腰。當她告訴我的時候,我感到非常歉疚,演講結束之後,她需要收拾善後,又再度搬運那些結緣書籍,想不到又把扭傷的腰治好了,她非常歡喜。這次到高雄弘法,我們提供的結緣書籍價值數十萬元,加上演講場地的租金和各項活動的開支,人力和物力的投注都很大。如果希望以此換取更多的人來支援法鼓山,實是得不償失的事。而我的信念就是要到處去撒網,總會有人來收網的。世俗的人還會說「成功不必在我,播種不問收穫」,何況我們是以擔當如來家業為職責的佛教徒呢?只要有更多的人因此而接觸佛法、接受佛法,就是我們的目的,就是我們的收穫。何況華嚴學佛會及若干居士們,也正在為法鼓山而全力以赴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