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採用機械操作的活動書架,看起來滿屋都是書,要想一架一架地看,必須逐一發動電動機械,才能看到。空氣調節、防蟲、防塵、防潮等設備相當完善。我後來在二十五日那天又見到了趙女士,她來跟我學了一天的打坐,並且還為我們的法鼓山建設捐了款。

從三藩市去柏克萊,要經過舊金山奧克蘭灣橋。去年舊金山大地震時,該橋曾經震塌了一段,造成二十多人傷亡。我們經過該橋時,甘小姐特別指給我看,修復的痕跡猶在。過橋之後,一路上的兩旁都可看到參天的巨木,直到加州柏克萊校園還可見到這種景觀。我以為是白楊,其實是尤加利,大的直徑有五、六公尺,高的高過七層樓以上,因為該地沒有颱風,所以不像臺灣的尤加利還沒有長高就被颱風吹斷。我在香港大嶼山看到遍地相思樹,在北加州則到處是尤加利,這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。同樣是亞熱帶地區,因為有風或無風,所以樹木不相同,景色也各異。

柏克萊大學位在一個緩坡上,校門並不寬敞,用青銅雕塑而成,有點像中國式的三洞型的大門,中間是正門,兩旁是偏門。由於校區範圍不大,學生人數太多,所以除腳踏車之外,任何交通工具不准入內。該校的標幟是一座白色尖頂的鐘塔,聳立在進門之後的正前方,那也是該校的中心位置,看來氣勢非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