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(西元七八二年),其餘殿宇為明清建築。晚唐時武宗(西元八四一~八四六年)『會昌滅法』,佛寺大都被毀,南禪寺地處偏僻,倖免毀壞,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唐代木構建築。於一九六一年國務院批准並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但因年久失修,大殿部分構木彎垂劈裂,樑架歪閃,經國家文物局批准,於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五年照原貌原構,進行了翻修。使這座唐代木構建築,更加整飾清潔,古樸挺拔。使千年古剎放射出了更加絢麗的光彩。」
▲南禪寺唐朝泥塑釋迦牟尼佛像高達屋頂二樑。
南禪寺之所以歷經一千二百多年還能不受破壞,正是因為「地處偏僻」,故在大陸的文革期間,也沒有受到損壞。該寺東西寬五十一點三米,南北長六十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