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薄伽教藏殿天宮樓閣。

在殿內的佛壇背後,沿著後牆,架起一道一丈有餘拱形的樓閣橋樑,其兩端及橋頂分別雕刻多重樓閣,檐、頂、斗拱、門、窗、欄干,都用精細的木雕砌成,共有五間。據說這是在大陸僅有的一座木雕「天宮樓閣」。
下華嚴寺的大殿,既然名為「薄伽教藏」,故在殿內四周,依壁有二層樓閣式的藏經櫃,共三十八間,其中藏有明、清的木版藏經一千七百餘函,一萬八千多卌,其中以刻於清代的《龍藏》,最為完整。我當時問了該寺的管理員,知道到目前為止,尚未有人計畫研究使用這些藏經,覺得十分可惜。
當我們回到雲岡友誼賓館,用完晚餐,朱孟麟居士和他的同事馬印居士,為我送來好幾種在巿面上已難得買到的書籍,其中包括︰《五臺山》、《大同寺廟塑像》、《雲岡石窟》、《大同》等的畫冊,印刷精美,圖文並茂,是高水準的印刷品,因為他知道我著有很多著作,參訪之後可能也會寫書,所以不知從那兒收集到了這些資料,供我帶回美國參考,這使我十分的感謝。本來我還以為他是推銷給我,結果他說他和馬先生都是虔誠的佛教徒,供養我這些書籍,是表示對我的尊敬。他是那麼的客氣,而我除了給他一張名片之外,連一件小紀念品都沒有回贈。當我回到美國一個月之後,我又收到了一封他的來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