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宅清涼 62

在畢業後就還俗的人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,那都是因為畢業以後佛教界無法為他們安排適當的出路所致。這使我想起,五十年前的中國佛教情況,就已如此。如果僧侶不受教育,會受到社會的歧視,佛教也無人弘揚;如果受了較高的教育,例如師範專科,以及大學教育,乃至出國留學回來的僧青年,佛教又無法為他們安插適當的工作環境。這種情況,直到十六年前的臺灣仍然一樣,當我在日本讀完博士學位之後,臺灣佛教界也沒有歡迎我回去貢獻所學的環境,甚至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問道︰「聖嚴念了那麼多的書,真有用嗎?」這就是我現在為什麼要一面努力辦教育培植人才,同時也要為他們做各種出路安排的原因了。這也是為什麼要建設法鼓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中國大陸有限度的允許青年出家,也只是最近十來年間的事。要能一邊辦僧教育,一邊還為這些僧青年安排適當的出路,尚須待以時日。所以念完佛學院,如果僅僅是安排他們經營寺院的旅遊服務,而不是研究佛法及努力修行,當然會使得若干優秀而有抱負的青年另謀出路了。我就聽到趙樸初居士說,有一位二十四歲的該院畢業學僧,由佛教協會派到某地擔任一座大寺院的住持,相當稱職。像這樣的例子,以後也可能還會不斷的發生。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前途和工作可以讓他們選擇的呢?倒是當我到了敦煌的敦煌研究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