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也有拿著雞頭及雞腿進入靈隱寺大門的年輕人。大概是無法管制他們吧。
在寺內見到許多在家身分的服務人員,對出家人還算恭敬,聽說多半是退休以後的志願義工。至於專職的服務人員,每月薪水是人民幣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元之間,折合美金的比率是一比八。到靈隱寺參觀的人,一定會去遊「飛來峯」的七十二洞。目前七十二洞只有幾個洞開放,其他的因年代久遠已被淹沒了。最有名的是青林洞,洞口有一張石床,傳說開山祖師在此休息過,濟顛禪師也在此睡過覺。還有玉乳洞、螺螄洞、香林洞、千里洞,以及飛來峯的摩崖造像,最早的石像完成於後周太祖廣順元年(西元九五一年),其次還有宋朝及元朝的作品。今天我因為身體不是很爽快,腸胃不太舒服,頭腦也不太清楚,所以大家去參觀摩崖造像時,我就坐在靈隱寺的前院,俯瞰人群熙來攘往。
我坐在那兒,卻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詩,題為〈靈隱寺〉:
「一山門作兩山門,兩寺元從一寺生;
東澗水流西澗水,南山雲起北山雲。
前臺花發後臺見,上界鐘聲下界聞;
遙想吾師行道處,天香桂子落紛紛。」
詩中的「吾師」是指當時靈隱寺的住持,名詩僧韜光禪師,這時的白居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