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民國二十三年(五十五歲),他還為見月律師的《一夢漫言》校閱標註並為之編錄年表摭要,寫跋並記。甚至落淚不止,發願於明年往寶華山禮見月律師塔,後來雖未成行,而他對於學戒因緣的源流,還是念念不忘;他也曾為蕅益大師編了一冊簡略年譜,並鼓勵後學者要讀《靈峯宗論》,懷念感恩之情溢於言表。蕅益大師是禪教律並重而歸心彌陀淨土,弘一大師乃教律並重而歸心彌陀淨土。蕅益大師教依天臺《法華經》,而弘一大師棲心《華嚴經》的〈普賢行願品〉。近世印光大師專修彌陀淨土,而弘一大師雖然勸人多讀《印光大師嘉言錄》,自己則教律淨土並重兼修。
我的戒律思想,也受弘一大師律學撰著的啟蒙,我自己的具足戒源流,也與見月律師的系統相關,我的剃度師即是受寶華山的具足戒,我的學術思想的基礎就是建立在蕅益大師的《靈峯宗論》,我從印光大師的著述中也吸收了不少與淨土法門相關的法益。
因此我到靈隱寺的體驗與感受,孺慕與懷念,真不是用語言所能表達的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