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棄置於倉庫的雜物堆中,當寺院的老僧又能回到阿育王寺之際,便發現這兩千五、六百年以上的珍寶,依舊存在,這真是出於護法龍天的保佑,大家感到不可思議。
有關這顆舍利的由來,據說遠在中國周厲王時(西元前八七八~八二八年),中印度的阿育王統治全印度,為了弘傳佛法,造了八萬四千座舍利寶塔,內藏釋迦牟尼佛的肉身舍利,分送到世界各地。有的是直接派人送達,有的遣請護法神護送。
在西晉武帝太康年間(西元二八〇~二八九年)有一位獵戶劉薩訶,後來出家,法名慧達,在病中夢見梵僧指引,要他去尋求舍利寶塔,行至浙江會稽的鄮山,忽聞地下有鐘磬之聲,他即誠心祈禱,越三日,果見舍利寶塔從地下湧出:「其塔色清,似金非金,似石非石,高一尺四寸,廣七寸,靈盤五層,四角挺然,光明騰耀,眩人心目。」釋迦牟尼的「佛頂真身舍利」,就懸在此小塔內的小金鐘裡面。此一舍利塔非以金與銅鐵之類鑄造,又非石雕、陶製。
這次我們見到的小型寶塔,也就是這個樣子,所以此一小塔,沒有供在樓下舍利殿的舍利塔中,也沒有放在藏經樓的佛像之前,而是從另外一間密室中請出來的。等我們瞻仰過後,又由四位僧人恭恭敬敬的把那座舍利小塔請回了密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