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(西元八五八年)奉觀音像從四明(浙江的寧波境內)出海回日本,經過海路補陀山邊不能行,便留觀音像於此處。
▲普陀山被擬為觀世音菩薩的應現地。
又根據望月氏《佛教大辭典》的「普陀山」條,依《佛祖統紀》卷四二的記載,說慧萼於五臺山得觀音像,帶回日本經普陀山留住的年代,也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。茲錄《佛祖統紀》的原文如下:「大中十二年,日本國沙門慧鍔,禮五臺山得觀音像,取道四明將歸國,舟過補陀山,附著石上不得進。眾疑懼禱之曰:若尊像於海東機緣未熟,請留此山,舟即浮動。鍔哀慕不能去,乃結廬海上以奉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