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體而言,就是「精神啟蒙運動的生活教育」。這是我們法鼓山多年來的努力所累積而成的具體教材。從最初只有一個「心法」,漸漸地有了「心靈環保」,再發展成「心靈、禮儀、生活、自然」等四種環保。接著就陸續出現了「心」五四運動,目的是在完成四種環保與三大教育。這是我歷年來佛學講座的主題,是為了淡化佛法玄深化、神奇化、流俗化的色彩,使佛法讓人一聽就懂,一懂就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以達成入世導俗、淨化社會的目的。

所謂「心」五四的內容:

它的意義,我有一篇講詞:「心五四運動的時代意義」,刊登於《法鼓雜誌》一一九及一二〇兩期,這就是我們推廣「人間淨土」的具體行動。所以我說「心」五四運動,是為了淡化宗教色彩,而能入世化俗;充實佛化精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