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乎就是專業的土木工程人員,令人無法想像他們就是搭衣持具、上殿打坐時的那群男女僧眾。據住持告訴我,他們山上很窮,而建築工人的工資很貴,修道院中的修建工程,都靠自己動手,最多請做建築師的信徒幫助他們畫圖,其他施工過程中所有的一切,包括那一座招待貴賓的兩層樓房新建築物,便由僧眾自己料理。因此把他們訓練成為無所不能的全才。住持說,好在現在的各項材料以及工具都很方便,只要照著說明書去做,就可以完成了。

這位住持甚至還是一位無師自通的雕刻家,正在雕鑿一尊和人等高的觀音菩薩石像,初看起來雖然有些粗糙,神情姿態還是蠻像的。他又告訴我,他們這個團體,任何人出家,改裝時的第一件僧袍,必須自己親自縫製。我看到一位比丘尼,原係牛津大學的博士,正在縫紉室裁製僧衣,她說自己做的衣服穿起來是最舒服的。至於廚房的工作,他們也是逐年輪流擔任,好在英國的食物,不像中餐那樣複雜,主要是學會麵粉發酵和烤麵包的技術,其他的菜蔬,不是烤煮,就是生吃,反正作料都可以買現成的,所以生活在英國的修道院,是非常簡單容易的。

山上另一個特色,除了禪堂之外,還有個人打坐的小屋。有一間距離主建築群五百公尺處的一間木屋,裡面有一張小供桌和一尊小佛像,在供桌前的地面,一張矮禪凳上放著圓形的坐墊。室內的空間僅容一人打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