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論是站在人文的立場或科技的立場,人人都應該具備這三個要素,並把它形容成為活水的源頭。接著又由林其賢教授介紹我的思想,曾濟群校長敘述我的行誼,把這個學術會議,一開始便營造出具有聖嚴味道的氣氛,真讓我感到不好意思!
九月底與十月上旬的兩個星期之間,在法鼓山上也非常熱鬧。九月三十日我們開始啟用法鼓山的教育行政大樓、男眾寮、教職員暨貴賓宿舍,當天舉辦了七項活動:(1)中華佛學研究所創校二十週年慶典,(2)中華佛學研究所九十學年度,研究生畢業和結業典禮,(3)頒發中華佛學研究所第十三屆博士、碩士論文獎典禮,(4)佛學研究所校舍落成啟用典禮,(5)僧伽大學佛學院創校及開學典禮,(6)漢藏交流班開學典禮,(7)法鼓山護法會榮譽董事聯誼會。
十月四日至十二日,我在法鼓山臨時寮,主持了第十九屆社會菁英禪修營,接連兩個梯次,共有二百多位社會領導階層人士參加,這是開辦十年以來的最後一屆。十年來已有一千五百多人接受了這項禪修課程,對台灣人心的安定和社會的淨化,有其廣泛的影響功能,因為我的年事已高,已經沒有過去那樣的體力,來親自全程帶領這樣的禪修營了。雖然越辦聲譽越好,我也必須宣布,這是最後一屆,所以趕來報名的人數,超出以往的一倍,就不得不增加了一個梯次;在此期間,我還要到僧伽大學上課、主持會議、出席研討會以及接見好幾批訪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