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陸續續地在《法鼓》雜誌上,接連三個月推出梯次性的文宣,目的是希望由原來的一千多位榮譽董事,成長為兩千,而邁向三千。所謂榮譽董事,就是能夠捐助百萬元新台幣以上的人士,給他們一項榮譽的名目,叫作榮譽董事,結果反應很好。雖然也有人批評我,過去是不要錢的,只是弘法的,現在怎麼也要錢了;但是不要錢,不募款,我怎麼能辦教育事業呢?我並沒有說人家給了錢我就不給佛法,而是說他們捐了錢會關心我們,我們就給他們佛法。其實我一向都是這個樣子的,勸募就是募人的心,但是如果沒有叫人家捐錢,那些募來的人心,也是不會持久親近法鼓山的。
這一天的晚會到了八千多人,也真增加了數百位榮譽董事,總共超過了兩千位。節目多半是榮譽董事們,自己策畫,自己表演,還有幾位請來的專業藝人,他們雖然不是榮譽董事,但是唱的、演的、說的,都和我們法鼓山理念相應,或者根本就是在宣揚法鼓山的理念,所以此次活動,與其說是晚會,不如說是一次理念的成長活動。有很多人因為參與了這次活動,很受法鼓山理念的感動,所以劉偉剛居士要說:「不論是演藝界、藝文界、傳播界的朋友,只要一聽到法鼓山的事,二話不說立刻答應邀請,看到菩薩們放下手邊的工作,全心投入的身影,總是讓我既感動又備受激勵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