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仍有假名存在,不相衝突,這叫「中道」。
「空相」這名稱,產生了「中觀」的印度哲學;「無相」的名稱,產生了中國的禪宗奧義;從五蘊的分析,特別是五蘊對心理的活動及意識的分析,而後產生印度佛教的另一派哲學,叫唯識瑜伽派。
「空」是「無常」及「變」的意思,用般若智慧看世間現象,無非是虛妄的,可是因為凡夫愚癡,對虛幻不實的東西產生分別執著,造作生死惡業。菩薩以慈悲心,借假除妄,在虛妄的世界行菩薩道,廣結善緣,普度眾生。
這段話是說,凡夫不知五蘊和合的身體。生命是空的,反加以執著,因而造成對自己及他人之困擾。換句話說,凡夫戀世,易導致混世,甚至亂世。聖人及菩薩以其智慧,知道五蘊所成的生命是暫時的、是空的、是假的,卻是利用它來自利利他,普度眾生,不為自己增加煩惱,又令眾生減少苦難。這兩者相較,理應知道如何取捨。我們雖是凡夫,但不須妄自菲薄,在聽了《心經》之後,更應有信心學習聖人及菩薩之智慧般若。
空與無常
「空」即是「無常」,它可以是「消極」的,但懂得佛法之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