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經新釋 161

從佛經來看,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,是什麼都不知道,沒什麼喜、怒、哀、樂的問題,但是嬌嫩的身體突然接觸到空氣,覺得並不舒服,所以哭了。

一般而言,「愛」與「恨」是對立的,在十二因緣中的「愛」,跟恨則是完全一樣的情境。有了受的感觸,覺受之後,對於順意的便「貪愛」,不順意的便會「瞋恨」。「取」是對於喜歡的要去爭取,不喜歡的則加以抵抗、拒絕,由是而造成種種的善惡行為。有了善惡的行為之後,隨之有了業識,這業識中的種子促使此生結束之後,再去接受來生。

由於此生的業力而招感來生的果報,接受了未來生之後,最終仍然不離老死的循環結果。「老死」的梵文是「jarā-marana」,意思是在生了之後,漸漸地就在趨向衰壞,以至死亡,不論存活一天、二天乃至百年,都叫從老至死的時間過程,所經歷的不論是長是短,一定是走上此生生命的終站。

十二因緣無非是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果報。在四聖諦中把苦的原因稱為「集諦」,苦的果報稱為「苦諦」。

《心經》中講的「無無明」,是指先要沒有無明,才能夠沒有煩惱;沒有煩惱才不會造作種種行為;沒有行為才不會產生果報的身體。無無明是從煩惱得到解脫。然後要超越於無無明,便是「亦無無明盡」;是說雖然已經從煩惱的生死苦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