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要把我們這個不清淨的世界,轉變為清淨的世界。

一般凡夫,由於自信不足,較易逃避多苦多惱的娑婆世界,不是希望依佛力接引到安樂清淨的佛國中去,便是希望即身成就了解脫法門而進入涅槃。只有像維摩詰大菩薩那樣,才願意放棄原有的清淨佛土,倒駕慈航,而生到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中來度眾生,這是多麼的慈悲、多麼的偉大。這是非常積極的入世精神,正是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。這個世界雖然非常的不好,卻又是能讓我們修功積德、廣結善緣的好地方。

經文「雖生不淨佛土,為化眾生故,不與愚闇而共合也,但滅眾生煩惱闇耳」,是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不清淨,不是世界本身不清淨,而是因為眾生有煩惱,方使得世界紛亂;如果眾生心中均無煩惱,那麼這個世界將是個淨土。

所以在眾生立場的體驗,這是釋迦世尊所教化的不淨佛土,為了度化此土的眾生,維摩詰菩薩還是生來此土,但他教化眾生,協助眾生,滅除煩惱,而他本身依舊明智不昧,不跟愚癡合流。其內心不受影響,仍是非常的清淨。「愚闇」是煩惱、愚癡、無明。

菩薩雖在愚癡的世界,他自己則是並不愚癡,因為他是為了幫助愚癡的眾生解除煩惱而來的。此在《維摩經》的〈菩薩品〉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