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擊或是莫名其妙的誣衊毀謗,能夠予以容忍諒解。很多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,一旦受到破壞,是非常痛苦而不能忍受的事。可是作為一個佛教徒,作為一個菩薩行者,「忍」卻是非常重要的事,我們是小的折磨要忍,大的衝擊也要忍;刺激要忍,誘惑要忍;痛苦要忍,享樂也要忍;失敗要忍,成功也要忍。唯有能忍才是最大的福報,不能忍者,好事會變成壞事,小禍會變成大禍,甚至變成殺身滅族亡國之禍。
「忍」並不等於逆來順受,而是盡可能不要以正面衝突,不要以牙還牙、以暴抑暴,要想辦法迴避,減少雙方的損害到最小程度。柔能克剛,鋼刀雖利,用之不當,容易缺口折斷;水勢很柔,落地之後則無孔不入,你砍它一刀,它斷了以後馬上又接上。所以最柔的反倒是最強的。
菩薩的力量建立在慈悲,慈悲的精神,並不等於忍辱;面對眾生時,若能忍辱,也是慈悲的心懷。慈悲是一種包容、接受、涵蓋,能夠把所有的人,不論是敵人或親人,不論相識不相識,全部看作是現在的菩薩、未來的佛。
當你遇到惡人敵人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,往往是來加害你的,讓你痛苦,而你還能包容他,就叫忍辱,是菩薩行者。忍辱的目的,不僅是為了自己,也是為了對方,因為不忍辱必然兩敗俱傷;忍一時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對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