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的時候只短短幾分鐘就吃飽了,這不能不說是苦多樂少。
至於宗教的苦行,在印度及中國,都有這種苦行的宗教。有的把自己浸在水底,有的掛在樹上,有的囚處山洞不見天日,有的澗飲木食草衣石座,老死不與人間往還,這樣苦苦的修行,其目的是為了升天,為了羽化、蟬蛻。在他們主觀的感覺上,修行到最後,會享受到放下物欲的快樂,這是由苦行而得來的,但卻仍不究竟。
禪定的樂,是從打坐修定而得到心的平靜安穩。沒有身體沈重的負擔,沒有雜念妄想的負擔,心中無事,感到非常輕安穩定,乃至時空感消失。若跟五欲之樂相比,五欲之樂是從刺激獲得,禪定之樂是從負擔的釋放獲得,一旦獲得禪定的樂,便不會貪戀五欲之樂了。只不過這種禪定的樂只有在定中才可以享受到,離開了禪定就沒有,所以仍是間斷性而不是一次樂便能永遠樂,所以不能稱作極樂。
解脫之樂,是沒有魔障的擾亂,不受五欲的引誘,沒有得失的煩惱,沒有安危的困擾,沒有生死的憂喜;既不被物質的環境所牽累,也不被精神的影響所動搖,所以稱為解脫之樂,就是最徹底、最究竟的快樂。
極樂是形容阿彌陀佛的淨土,在幾部淨土經典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