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 此時佛住於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,為萬二千位大比丘眾,及賢劫中一切菩薩之所圍繞。
② 彼等與會的諸大菩薩,皆具無量行,皆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。
③ 佛應阿難之請,而為宣說這部《無量壽經》。
④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,歷經錠光佛等五十二佛,至第五十三尊世自在王佛之世,是一國之王,後出家,名為法藏比丘,遂發四十八願。
⑤ 法藏比丘已於兆載永劫,積植菩薩無量德行,滿足因行。距今十劫以前已經成佛,號阿彌陀,國名安樂。
⑥ 廣敍無量壽佛的光明第一,列舉十二種光,為此佛名號,都是某某光佛。
⑦ 敍述安樂國中宮殿莊嚴,飲食自然,演萬種伎樂法音。
2. 下卷有六大段:
① 生於彼者,皆住正定聚,其人則有上輩、中輩、下輩三等。這段是說,如果能夠生到阿彌陀佛的安樂世界,就能必定悟道,定為彼國上、中、下的三輩蓮花所收。
② 十方佛國諸菩薩眾,亦來彼國,供養阿彌陀佛。
③ 佛勸彌勒及諸天人,精進往生安樂國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