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度法門中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的三項,都需要精進地去做,否則修行禪定和智慧也得不到力。其中以智慧指導修行,以智慧解脫煩惱,故以智慧為六種自度度人之法門的最高目標。可是,只要缺少精進,其他五項都會落空。由於不惜以身體奉獻給眾生,所以能用精進心成長自我的智力、財力、體力,修大布施、持清淨戒、行大忍辱和入甚深禪定。所以在佛經中說到,捨身修布施、捨身護淨戒、捨身大忍辱、捨身入禪定、捨身慧解脫,也可以說菩薩為了廣度眾生,必須不惜身命,方會難捨能捨,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,以必死的肉體生命,修成不壞的金剛法身。天下無難事,只怕無決心,不怕修不成,只怕不精進。
為了求福報、求智慧,必須先要付出努力以赴的決心。如果虎頭蛇尾,或者做一天休息三天,不能趁熱打鐵,這種心態只能做些零碎的小事,無法成就艱鉅的大業。許多人,過分地保護身體,捨不得用,養尊處優的結果,是體能衰退,心力不濟,無病有病,都是懶洋洋慵落落地,真是浪費了天生的本錢。身體的好壞,可以用心來調,心調好了,身體就不是問題。所以我主張「忙人時間最多,勤勞健康最好」。只要我們不去糟蹋身體,也不用過分疼惜身體,便能難得能得,難成能成了;只要精進,佛道易成,何況是一般的事呢?世人能夠成功,條件很多,其中必然有一項因素是精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