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偈的「無量無數劫,一念悉觀察」是《華嚴經》的時間觀。把無限長的時間縮短到一念之間,也可以說,已將一念的時間延伸到無限的綿長。此在一般人是無從想像的,其實,惡夢連連,就覺得夜長漫漫;歡樂終宵,就覺得春宵苦短。人到晚年,如果百無聊賴,就覺得活著好膩;如果興致勃勃要完成好多有意義的事,就有不知老之將至的感受。有的人在一生之中完成了許多偉大的事業,還有時間輕鬆地休閒;有的人,緊張忙碌一輩子,卻一事無成。究竟是誰的時間更多或更少,更長或更短?由此可知,沒有一定的時間標準,長時間可容納短時間,短時間也可涵攝長時間。

佛已超越了時間,所以在一念中,能觀察無限的時間。其實眾生雖無此能力,而眾生現在的一念是從過去無量的時間傳遞過來的,這一念之中根本也攝含著所有過去無量無數劫以來的業力,包括福業和罪業;同時也以此現前一念為基礎,又再向未來展開生命的無限遠景。由於佛的心中沒有時間的執著,沒有煩惱的起滅,所以一念即是無限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而以佛的智慧觀察任何一個眾生的任何一個念頭,就能從這個念頭觀察到這個人的無限時間的前因後果,就比較難以理解了。

請不要想得那般高深莫測,其實,時間是「無來亦無去,現在亦不住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