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起來似乎只有布施是度眾生,其實不然!如果該度眾生而不度,就是犯戒,所以持戒也是度眾生。精進是繼續不斷地布施、持戒。忍辱是對一切眾生所加於菩薩行者的打擊或讚歎、服從或挑釁等等,不起任何愛恨等的煩惱。禪定是心不動搖,在幫助眾生時,即使得到負面的反應,也不因此而灰心氣餒;遇到恩將仇報的眾生,菩薩行者也當以平常心看待。智慧是對不同的眾生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、安慰、勉勵,自己亦不因挫折而產生心理上的障礙。

因此,所謂六度,無一不是為了度眾生;而萬行不僅是一萬行,更可以是千萬行。人有千千萬萬不同的性格、需求、層次,佛菩薩會很有耐心地滿他們的願。菩薩所發的基本弘願是:度一切眾生、斷一切煩惱、學一切佛法、成無上佛道。除此之外,時時要有無量的心願,願願都是願助眾生離苦難得安樂,要到第八地以上或成佛之後才不再發願,不用發願,自然而然都在大願海中。所以,菩薩的「一切諸妙願」可以用另兩句話來表達,那便是「虛空有盡,我願無窮」。

然而,發了這麼多的大願,幫助了這麼多的眾生,自己都很清楚這些願行,都像空中的花、水底的月、夢中的情景一樣,不會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真的做了多少好事,積了多少功德。菩薩進入眾生的夢中,與眾生一同做夢,所不同的是,菩薩在夢中知是夢,眾生做夢時尚不知是夢。一旦明心見性,大夢醒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