則是純圓(純粹的圓),有所謂的「純圓獨妙」,因為《法華經》包含了所有佛說的道理,攝受大、小根器的眾生都回歸大乘,回歸到最高法門,就像大海納百川一樣,開權教顯圓實,大開大合,這就是會三乘歸一乘的「會三歸一」。由於《法華經》闡揚一味一雨的最上佛法,故又稱為經中之王。
會三歸一,是整部《法華經》的宗旨。佛法分為五乘:人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僅持五戒、十善,是人天乘法;聲聞、緣覺屬於小乘;菩薩則是大乘。站在菩薩的立場,來看聲聞、緣覺,合起來稱為三乘。
到了講《法華經》的時候,引導一切根機的眾生都進入最高佛法的大海,通通會集到大乘最高的佛法,全都收歸於唯一的佛乘,所以說是「會三歸一」。
現代的我們應該如何來判斷此經呢?我們可以說《法華經》是大乘經典裡的根本教典。印度流行大乘佛法時,《法華經》很早便開始流傳,而且傳播的地域很廣,時間很長,它的內容能適應許多不同的環境與時代,可見得《法華經》與這個世界的眾生緣份很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