徧與眾生法樂,猶如慈悲的大雲,帶來甘露之法雨,滋潤長養一切善法,滅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熱燄。
窺基大師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卷十末,對前舉第三偈的頭兩句則另有解釋:「大悲制戒如似雷震,言警勸也,方言戒備也,古文作誡。慈意普覆如妙大雲。」
至於此中的五種音,《玄贊》卷十云:「妙音與樂,觀音拔苦,梵音深淨,潮音應時,勝音出世。」依天台家的解釋,「妙音」是雙遮空有的空智之音;「觀世音」是雙照空有的中智之音;「梵音」是照慈、悲、喜、捨之四觀的假智清淨之音;「海潮音」是如海潮之不差時節,救濟眾生亦不失時之音,此同為假智之音也;「勝彼世間音」是音外無智,智外無音,智境雙合雙冥,乃為超越思慮之音。
由此五偈的解釋來看「法施」即「真法」供養,其中含有高深的哲理,都是指的實相無相而無不相,那才是《法華經》所說唯一佛乘的內容。是以要經常稱念,而且要於念念之間,不得生起懷疑心,一定要堅決的相信,觀世音菩薩是清淨的大聖者,於三界眾生的苦惱、死難、災厄而言,是絕對能作為依怙的大菩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