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是平等,中道之理是正方的,是生佛平等的。《四教儀集解》卷上云:「(空、假、中)三諦共談,理方等也,若理方等,五時之中唯除鹿苑,餘皆有之,以諸大乘經,悉談三諦,故云大乘方等經典。」旭師的《閱藏知津》卷二亦云:「方等亦名方廣……是則始從華嚴,終大涅槃,一切菩薩法藏,皆稱方等經典。」(2)約事釋。方為廣義,等為均義,如來於第三時中所說諸經,廣說藏通別圓四教,平均利益一切利鈍根機的眾生,故名方等。《四教儀集解》卷上有云:「今之方等者,四教俱說,事方等也……若事方等,正唯在於第三時也。」(3)約事理釋。方為方法,有門、空門、雙亦門、雙非門,即是四門方法,等是平等的理體,依四門之方法,各契平等之理體,便名為方等。
2.「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」:此中的「偏」理是對「圓」理而言,「小」乘是對「大」乘而說。站在方等經典的立場,方等諸經是大乘,談圓理,所以廣說藏通別圓四教,依四門方法,契平等之理。小乘聖者,只證偏空涅槃,亦名偏真,法門狹小,又名偏小,所以《法華經‧五百弟子授記品》形容小乘涅槃如酒醉,貪著涅槃境,不再度眾生,不欲求佛道,但非究竟。若以《維摩經》為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