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「思議生滅十二因緣」:天台家的生滅十二因緣,分作四階:(1)藏教詮思議生滅十二因緣,(2)通教詮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,(3)別教詮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,(4)圓教詮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。藏教的觀十二因緣流轉與還滅;通教的觀十二因緣如虛空、如幻化不可得;別教的觀枝末無明為分段生死因,根本無明為變易生死因;圓教的觀無明等的煩惱,即是般若,行、有的業,即是解脫;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生、老死的苦,即是法身。有關此四種十二因緣觀,可參考佐佐木憲德著《天台緣起論展開史》。此處的思議生滅十二因緣,是可用言說的,即是《阿含經》中宣說的。旭師的《釋義》第十二條,則依唯識學的觀點解釋此思議生滅十二因緣,因其一生都是主張性宗與相宗融會,此與天台的立場略異。

4.「實有二諦」:二諦是指俗諦與真諦,三藏教所說,即是實有俗諦、實有真諦。俗諦是指五陰(蘊)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等,真諦是指寂滅法。也就是說五陰等色心是實有,涅槃也是真有。《釋義》第十三條,旭師對此亦有解釋,他說三藏教但明人空,不明法空,故謂五陰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等色法心法,皆是實有法;依此實法和合,假名為人,人雖定無,法則實有,名為俗諦。要待修了人空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