頓斷三界見惑,初預聖流,名見道位。二斯陀含果,此云一來,斷欲界六品思惑,餘三品在,猶潤一生。三阿那含果,此云不還,斷欲界思惑盡,進斷上八地思,不復還來欲界,此二名修道位。

語譯


所謂藏教的分證即菩提者,是指聲聞四果中的前三果,又總稱為有學位。

初果名為須陀洹(Srota-āpanna),具稱須陀般那,意謂預流。用八忍八智,頓斷三界內的見惑,這是最初預入聖人之流,故名見道位。

二果名為斯陀含(Sakrdāgāmi),漢語為一來,已斷欲界六品思惑,尚餘三品思惑未斷,必須再來欲界的人間與六欲天界,一度受生,故名為一來。

三果名為阿那含(Anāgāmi),意謂不還,斷盡欲界九品思惑,進一步復斷色界及無色界一共八地的思惑,不再還來欲界受生,捨此身已,或住色界五淨居天,亦名五不還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