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心鑰—教觀綱宗貫註 181

既斷煩惱的解脫道位,名之為智。總稱為八忍八智。

此在俱舍宗說,前十五心是見道位,第十六心為修道位。唯識宗則主張十六心皆是見道。此十六心的次序排列如下:苦法忍、苦法智;苦類忍、苦類智;集法忍、集法智,集類忍、集類智;滅法忍、滅法智,滅類忍、滅類智;道法忍、道法智,道類忍、道類智。

《教觀綱宗》以此八忍八智的十六心,皆屬見道位,《釋義》第十七條,以八忍八智即是無漏禪定智,亦即無漏之觀慧;於無間道中的三昧斷惑,名之為忍,乃是即慧之定;於解脫道中的觀慧證理,名之為智,乃即定之慧。八忍八智的見道位,是由相似即的行位,修行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等有漏的聞思修三慧,觀四諦理,得相似解之後,進階便斷三界見惑,而入見道的初果位。

3.「三界見惑」:天台家所說的煩惱障礙,共有三類,即是見思、塵沙、無明,已見於前文「為何有化法四教」註2.(頁一五一)。此處是介紹在藏教分證即的初果見道位中,所斷的煩惱,名為三界見惑;至二果及三果的修道位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