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釋
「真如法性」:真如的梵文是Bhūta-tathatā,有很多的同體異名,例如自性清淨心、佛性、法身、如來藏、實相、法界、法性、圓成實性等。又被譯為真如性,它是真實如常的一切諸法之體性;離虛妄故為真實,常住而不改變故為如實。故名之為真如。
主要有《起信論》與《唯識論》的兩種真如觀,《起信論》主張真如隨緣不變、不變隨緣;《唯識論》主張真如不隨緣。天台家及華嚴家採用《起信論》的觀點,所謂隨緣真如,便是真如隨無明之緣,起九法界之妄法,雖有隨緣之妄法而真性不變。依隨緣真如,故真如即萬法;依不變真如,故萬法即真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