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「華藏界舍那身土」:「華藏界」具名「蓮華藏世界」,又簡稱「華藏世界」。這是相對於化身佛釋迦如來所居的娑婆世界,而說的報身佛所居淨土,通常稱為圓滿報身盧舍那佛,住於實報莊嚴淨土,唯法身大士得見、得親近。
唐譯八十卷本《華嚴經》卷八云:「此華藏莊嚴世界海,是毘盧遮那如來,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,修菩薩行時,一一劫中,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,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。」可知佛的報身報土,是由於在無量劫中、親近無量數佛,修無量數大願而成就的。
法藏大師的《華嚴經探玄記》卷三,解釋「華藏」之名有云:「藏是含攝義、出生義、具德義。此中通論有二義:一由此土內含攝一切人法等諸法門故;二含攝一切諸餘剎故。」可知此一淨土,本為事事無礙,事理雙圓的華嚴境界,然於唐譯《華嚴經》卷八至卷十的〈華藏世界品〉中,是用形相來描述介紹的,大略有上下二十重,周圍十一周,復由此數,隨方各攝十方,總數一百十一,猶如天地珠網分布,構成華藏世界,毘盧遮那如來即是居住此一世界的中心。
「舍那」的梵語是毘盧舍那,或譯毘盧遮那(Vairocana)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