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心如幻如化,幻有之俗,但有名字。」這是「體色入空」之理。此處旭師是說三乘人須經歷修習色心等的世出世法道品次第,然後一一會歸大乘。在印順法師的《大乘起信論講記》〈懸論〉末節中說:「一切可歸納為三:(1)色,一般稱為物質,即是佔有空間的,有體質的事物。(2)心,即一般所說的精神。(3)理性,佛法中名為法性,即物質與精神的真相或真理。」也就是說以色、心、性,涵蓋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法。

8.「三乘」與「摩訶衍道」:天台家所言三乘,是依據《法華經‧譬喻品》的說法:「欲速出三界,自求涅槃,是名聲聞乘。」「求自然慧,樂獨善寂,深知諸法因緣,是名辟支佛乘。」「求一切智……愍念安樂無量眾生,利益天人,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。」《四教儀集註》卷上則云:「聲聞以四諦為乘,緣覺以十二因緣為乘,菩薩以六度為乘;運出三界,歸於涅槃。」以此可知,三乘是以修證的道品等次而分的。此處以說《般若經》而使三乘人皆歸大乘的摩訶衍道,是三車家的「會二歸一」。《法華經‧方便品》的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」,乃是「會三歸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