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五根賊卻會危害你累生累世,所以不可不小心。因此有智慧的人,一定要約制五根,不讓它去隨波追逐五欲,更要像防止盜賊一樣地看著它,不讓它有機可乘,即使偶爾有一點疏忽,也會在不久之後,使五根的罪行漸漸消滅。
這段經文是在說完約束種種行為的戒條之外,進一步說明必須向內做工夫,而著力點就從眼耳鼻舌身的五根開始;如果不對五根加以約束的話,色聲香味觸的五欲,就會從五根門頭進入,而使持戒的人,雖然外表看起來清淨,但內在卻充滿貪欲煩惱;唯有約制五根不貪著五欲,才能使煩惱的欲火漸漸淡化,而達成離欲的目的。在這裡佛陀用了三個比喻,說明比丘應以約制五根來斷五欲,如果不制五根,不斷五欲,解脫道就不易修成,且生生世世都在三界六道中輪迴,永無出離之日。
五根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種生理官能,如果再加上意根便稱做六根,不過意根不屬於生理的官能,也不是與五欲相對的肉體部分。眾生造業,多半是為了滿足五根的貪著,為了享受五欲,而造種種惡業,起種種煩惱,所以解脫道乃以制五根為起點。
五欲 是對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種物質的貪求享受,以滿足五根的放逸。也有人說五欲是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不過那不是這裡所指的五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