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不再遊離而失去正念。
修戒定慧任何一學都需要不忘念,只要心念稍一鬆懈,五欲的煩惱賊就會乘虛而入,攻其不備,你將因一點的疏漏而全盤崩潰。在佛經中有一則比喻:有一比丘乘著浮囊在海上漂流,一個羅剎希望從他的浮囊中要一點氣,這是絕對不能給的,因為浮囊只要有一個小孔,氣就會全部跑掉了;所以必須防微杜漸,亦即必須念茲在茲,收攝心念,不要以為稍稍疏忽一下沒什麼關係,一疏忽馬上會被五欲之賊侵入,劫走所有功德財物,這是比丘必須要守持的。
持戒須如此,修定更須如此,只要有一念差池,就無法進入定境;倘若已在定中,只要有一點妄動,就會馬上退失定力,這是非常不划算的。所以修行禪定者,非常重視收攝心念。至於智慧,即正見分明而私欲不起,那就是解脫自在的智慧,如果生起私心或自我的執著心,馬上就和解脫道不相應。
所以為何有人證初果後,很快就證阿羅漢果,有的人卻需要七返生死乃證,差別就是因為把握得住心念與把握不住心念;也有人無論如何修行,總是聖道不現前,也是因為心中有摻雜著細微煩惱的妄念,所以工夫不易得力。這段經文是要我們常披著攝念的鎧甲,不要被五欲賊的毒箭射中。如能不失正念的話,即使陷入五欲陣中也能不為所動;反之,只要一念失去正念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