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生已盡」,是已出離三界的生死;「梵行已立」,是應修清淨的身口意三業,已經圓滿;「所作已辦」,是應斷的煩惱,已經全部斷除;「不受後有」,是從此之後,不再接受任何善惡果報。這四句話是形容阿羅漢所證果位的標準用語,若尚未證涅槃,絕對不會以此四語稱讚。

滅諦即是從十二因緣的逆觀成就與滅觀成就


若從十二因緣的順觀成就及生觀成就而言,即知苦果及苦因為何物;若由順觀及生觀轉為逆觀及滅觀成就,則出三界、離五蘊、入涅槃。

十二因緣,是指凡夫生命過程中之流轉現象,從無明開始,接著是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等十二個階段。

逆觀、順觀是什麼呢?逆觀是講無,順觀是講有。「順觀」是說,緣無明所以有行;緣行,所以有識;緣識,所以有名色;緣名色,所以有六入;緣六入,所以有觸;緣觸,所以有受;緣受,所以有愛;緣愛,所以有取;緣取,所以有有;緣有,所以有生;緣生,所以有老死。知道順觀之後,就曉得生死之苦是怎麼來的,生命受苦的原因是怎麼一回事。

「逆觀」是從無明觀起,因無無明,故行亦無,無行故識亦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