」我跟他說:「現在大家都很有福報,有紗窗可以防止蒼蠅、蚊子,釋迦牟尼佛在樹下修行六年,那時候也沒有紗窗,甚至還有鳥在佛的頭上做了一個鳥窩,但是釋迦牟尼佛如如不動,根本不受影響,仍然在那裡打坐修行。」
善與惡,有相對性與絕對性的分別,一般人講的是相對性的,比較好或比較壞。而絕對性的善與惡又是什麼呢?絕對的善,是心不受任何的境界狀況所動、所影響,其禪定和智慧皆已成就;絕對的惡,則是極罪惡之行為,如殺人、放火、搶劫、強暴等。若以精進修行的角度來說,應該朝絕對的善去努力,相對的善還是不夠好也不夠正確。
有一次我在公園的樹下坐著,來了一位不認識的年輕人,他突然在我的背後叫我不要動,我還以為他要搶劫,接著聽到他在我頭上拍了一下,說:「啊!好大的一隻蚊子呀,牠正要咬你,我把牠打死了。」請問諸位,這位年輕人究竟是做了好事還是壞事?對我而言,他幫了我的忙,似乎是做好事、存好心,但是蚊子只是要吸我一口血,而他卻要了牠的命,這不是太不合理了嗎?
以眾生平等的立場而言,這位先生的心是不善的,他對眾生是以差別心來看,認為只有人類才是最尊貴、最重要的。其實,對蚊子來說,人類只是牠的食物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