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山的方向 120

兼具整體佛教與全民教育


我們籌建法鼓山的目的,便是在於大量培養弘揚佛法的人才。朝向高深與普及的兩個方向,努力培養佛教的人才。不能成為專業專職的弘法人才,至少也是普及基層的弘法人才。今天出席大會的諸位善知識,已經在分別負起這兩類弘法工作的任務,但是我們的人數還嫌太少,我們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為還太少,我們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為還是很淺,對於社會人心的影響力還是很弱。

法鼓山是屬於整體佛教的,也是屬於全民教育的一個地方,法鼓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,而是涵括了學校與提昇人品的修行中心;法鼓山不僅是臺灣的,也是國際的,不但關注現在,更要放眼未來。所以,法鼓山的硬體設備分為三期:第一期工程,是中華佛學研究所的興建;第二期工程,是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的創建;第三期工程,是法鼓禪寺的興建。因此,法鼓山完成後,將能發揮教育、研究、弘法的功能,也為一般信眾提供一個修學佛法、淨化身心的良好環境,以及休假時或退休後的修行、安養的場所。此外,更重要的意義是,我們法鼓山將以佛法的信仰及佛教的精神,培養人文社會科系及研究所的青年人才,一方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