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山的方向 495

受持五戒十善。

因此,大師首先希望在人間建設一個淨土的模範社區,後又主張,凡能有人發願,淨土便能出現,而說:「心若平等清淨,即可為創造淨土之原動力。」又說:「當下的人間,確是不完美的,但是人等有情,如願意要去創造淨土,並不是沒有可能的。」然後提出了創造人間淨土的方案:1.須用政治的力量為實際施設,包括實業的、教育的、藝術的、道德的。2.應依佛法的精神為究竟歸趣,因為人間淨土的建設,到了道德的層次,便是大乘菩薩行的初步,以此為基礎,經過無數時間的繼續努力向上進行,則成為佛的宇宙。

大師又說,淨土是「由人等多數有情類起好的心,據此好心而求得明確之知識,發為正當之思想,更見諸種種合理的行為,由此行為繼續不斷的做出種種善的事業,其結果乃成為良好之社會與優美之世界。」「既人人有此心力,即人人皆已有創造淨土本能,人人能發造成此土為淨土之勝願,努力去做,即由此人間可造成淨土,固無須離開此齷齪之社會,而另求一清淨之社會也。」也就是說,現實的人間,雖沒有他方世界的淨土那般莊嚴,但憑各人有一片清淨的好心善心,去修行好事善事,一步一步地持續不斷地,即此濁惡的人間,便可一變而成莊嚴的淨土。「不必於人間之外另求淨土,故名為人間淨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