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晨音 182


為佛教培養人才,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,只要我們堅持原則,一定會得到社會的肯定與教界的支持。

最初佛教界的人士,認為我們走的路線不同,總以批評、觀望的態度來看我們;而教外的人士也以懷疑的態度看我們在做什麼,對社會究竟能有什麼功用,所以我們的責任更因此而顯得重大。經過大家的齊心努力,這些年來所舉辦的各類淨化人心、社會的活動,特別是「心靈環保」,好多團體都來向我們觀摩學習。因為這些都是帶動社會優良風氣的活動,以致於被朝野輿論譽為一股清流,大眾對此應感到欣慰,並當再接再勵,繼續努力。不過,我們對社會的付出與貢獻是有限的,真是慚愧啊!

諸位來法鼓山出家,就當知道六祖惠能大師這麼說過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尋兔角。」我們大家都是共同來此修福修慧的,以佛法成就了社會大眾,便成就了我們的法身慧命。

(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