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現實混亂的環境。譬如我們法鼓山提倡「心靈環保」,強調觀念轉變、心靈健康、心靈淨化,這對大多數人都有用,不論是不是佛教徒,不限定哪一種宗教,如果能從自己著手來改變混亂的風氣,社會亂象就會少一些。

心靈環保是一種內心的反省,反省自己的內心世界。例如,凡是自私的想法,便會跟別人衝突,到頭來也會讓自己受到衝擊,讓自己不舒服;所以,為什麼要使自己痛苦而不讓自己快樂呢?最好是放棄自私,以開放的心胸接納他人,化解痛苦轉為喜悅,不要讓自己的心被污染、受傷害,這就是心靈環保。

一般人通常會以自私心來保護自己,但這是不可靠的,反而因此會受到更多的傷害,感受更多的痛苦。心靈環保不但可使自己快樂,也會令他人快樂;使自己健康,也會使他人健康;使自己平安,也會使他人平安。

面對台灣的未來,我們不必太悲觀,因為事在人為。「心靈環保」的觀念提倡以來已有十多年,至今已廣受肯定,受用的人很多,許多人也在接觸後,改變了人生觀,獲得勇氣面對現實,人與人之間的相處、互動,也不再只有無奈、失望、失落、沒有安全感等,而是和諧、溫馨、寬容、體諒。這些事實證明了,我們的社會仍有向上提昇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