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禪宗不念佛的人很少,但念佛的人不見得參禪;因此,我們雖然提倡禪修,也提倡念佛,這也是漢傳佛教的特色。
其實,漢傳佛教對漢人社會、漢人文化有它的適應性、必要性和需要性,尤其是禪宗。譬如在中國,不屬於禪宗道場的佛教寺院很少,雖然寺眾不見得懂禪,甚至也不坐禪,但招牌掛的常常就是某某禪寺,台灣也是這樣子。
值得一提的是,禪宗的適應性並不限於漢文化。西方人容易接受的佛法,不是中觀、不是唯識,但如果中觀、唯識配合著「禪」來講,或者是配合著「密」來說,他們就願意接受、願意聽。至於「念佛生淨土」,西方人會認為跟耶穌說的天國類似。所以在西方的社會,禪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,這也是我不論在西方或東方,都以弘揚禪法為主的原因。
而過去的人提到禪的時候,都認為是如來藏、真如,那是屬於真常唯心的禪法。我講的禪不是如來藏,我是把佛性講成空性,就是中觀的空。我指導禪修時,也是根據這一點。所以要證明人家見性很不容易,因為實證空性才叫見性。一般人所謂如來藏的體驗,譬如所謂的「打成一片」,或者前念與後念的統一,環境與自我的內外統一,那是統一心,是大我,並非真的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