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家風 199

形象只是代表。例如我們法鼓山山上有好幾個佛殿,每個佛殿都有佛像,佛像所代表的就是佛,但它不是真的佛,而是佛的象徵。

因此,我現在問你們:「如果我害病,躺在醫院不省人事,那麼我的精神還有沒有?我的精神在哪裡呢?」在你們的心中啊!當你們和這個世界感受到,我這個人對你們及這個世界曾經有過的影響和功能,那就是我的精神了。

前天,圖書資訊館正式啟用,我看到好多不同版本的《大藏經》,其中有一套是我的師父──東初老人,以中華佛教文化館的名義印行的。它是台灣最早的一套《大藏經》,當時只發行了五百套。在這之前,台灣是不容易找到藏經的,因此,有許多圖書館或比較大的寺院都來請書,這對當時台灣佛教界、學術界的影響與貢獻,可以說是非常的大。

不過,後來我也發現,許多寺院把藏經請回去後,大都用兩個櫃子陳列,放在佛像的兩邊;或者在佛龕裡裝了架子,然後把藏經放在裡面,鎖起來。我問他們:「藏經有沒有人看呢?」他們回答說:「有呀!我們每天都在看,信徒們來拜佛,也都看到了。」這也不能說都沒有人看,只不過這就如同「佛像」是「佛寶」的代表一樣,這套藏經已被當作「法寶」,是一種精神的象徵了。